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文/ 陈胜乔
今天我给大家讲讲邵东历史上有哪些乡村做过县城。
看过我之前文章和视频的老乡都会知道,在邵东历史上,做县城最久的村是位于今邵东市区旁边的黄陂桥同意村。从公元5年到公元624年,在这600多年中,它一直是昭阳侯国、昭阳县和邵阳县的县治所在地,直到后来因为邵阳县陆续吞并其他县,面积变大,在唐朝初年才将县治迁到今天的邵阳市区,与州府同城而治。
那么,除了黄陂桥同意村,邵东还有没有别的乡村做过县城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
首先,我给大家介绍邵东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县城。根据《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》等书记载,公元前202年,西汉在今衡邵两市接壤的蒸水流域设立承阳县,县治设在今邵东市的东南部。因为它位于承水(蒸水)北面,故取名承阳,属长沙国。这个承阳县,在东汉改为烝阳侯国,晋朝改为烝阳县,后来分拆并入当时的邵阳县和重安县(今衡阳县)。
关于古承阳县的县治的具体地点,湘潭大学羊春秋教授考证认为,它是在今邵东市简家陇镇南部(老高桥乡),也有人认为是在水东江,还有人认为是在灵官殿。承阳县的县治究竟在哪里?老实说,因为没有确切证据,我也不敢乱说,只能依照史书记载,说它是在今邵东市东南部。
除了简家陇南部、水东江、灵官殿等地都有可能做过古县城,位于邵东中部的周官桥乡也有一个村曾经做过县城。根据《大明一统志》、清朝《读史方舆纪要》等书记载,三国东吴在今邵东市内设置新城县。这个新城县存在时间不长,到晋朝并入邵阳县。依据考古文物发现,新城县县治位于周官桥乡建胜村西门大屋一带,城址坐东朝西,东倚城墙山,西临桐江河(邵水上游),南、北两面是开阔的田垅。城址内现为农田和西门大屋院落。
除了以上地方做过古县城,新中国建立后,今邵东地区还经历了重新设县、撤县设市,县城面积变化巨大。
一是1952年邵东地区从老邵阳县析出重新建县,因县域全境属于老邵阳县东部,故取名邵东。邵东县最开始将县政府设在两市塘解放路,上世纪90年代搬迁到大禾塘街道。
二是2019年邵东撤县设市,以原邵东县行政区域设立邵东市,市政府驻大禾塘街道。今天的邵东市政府驻地,已经与毗邻的两市塘街道、宋家塘街道融为一体,市政府距离两千多年前的昭阳侯国城址的直线距离,不到6公里。
标签: